3月28日晚6:30,“老师喊你唠唠嗑”如期开唠啦!腾讯会议全程同步直播。10名同学线下敞开心扉,12名往届学长“云端家话”。师生畅谈眼下“家长里短”、追忆曾经匆匆那年、放眼多姿多彩的暮春仲夏天。
话题1:馒头
来自山东、河南等中原地区的同学说出了自己心中“苦”:早中晚咱都离不开馍,食堂里咋就没个卖馒头的档口?这个提得好,还真没有,师生赞同。告诉大家学校闵霄书记的嗑儿:“大馒头,安排!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。这应该是学校各部门各单位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角点。”最新消息,经领导协调,新老食堂明天早餐起各有一个档口一日三餐出售馒头。(今晚大馒头已闪亮登场)
话题2:微笑
有同学反映新食堂某位大爷不太会“微笑”,商品价格上也存在“模糊”的空间。师生们知道工作人员的辛苦、不容易,向大家表示感谢和理解。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微笑着温和着沟通交流,不是很幸福的事情吗?我们一定能做到。杜同学还特别提到新食堂超市里的一位阿姨,每次都是亲切地称呼“大宝贝儿……”就特别有爱。我们如此幸运,在高校里学习工作,彼此需要更高层次的尊重。再告诉大家学校闵霄书记的嗑儿:“学校会对后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标准提出明确的要求,对疫情期间校内饭菜、水果以及日用品涨价问题,发现一起查处一起,让孩子们感受到鞍师的温度。”
话题3:旅行
孙同学说,特别想去旅行,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,惬意地走走看看。线下云端都现出了同样的渴望,因为疫情我们还不能自由旅行。那就让我们戮力同心,各尽所能。不要忘了,正在来的是春天!
话题4:运动
高同学问:“早操什么时候能上?”她说,自己身体有些弱,很想锻炼。可是没有要求,就有些懈怠了。这说出了很多同学的小心理,得有些压力才有动力。和大家说:院长、雪书记、晓虎教授、周子祺老师,一般下午4:30在操场跑圈儿,白长虹博士一般在早晨6:00跑圈儿。来吧!
话题5:写作
吕同学的困惑是,想提高写作水平,却又总觉得无从下手。孙浩成学长,结合个人经历为学弟们上了一堂写作、工作和生活结合的“案例课”。院长也兴奋地讲述写作学术论文的技巧和苦中有乐的美好过程。
话题6:未来
2007、2008级的大学长们告诉学弟们:“面对未来,要先定目标,这样在未来努力的道路上会事半功倍。”“只要心中有信念,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!”2017级刚毕业的学长们谈了近况和备考、就业的经历,特别提及“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”。学弟们当然大有裨益。我们将特别安排考研和就业专场座谈。
话题7:温暖
许正鑫学长回忆一件小事儿,当时院长冒着大雨为他和另外一位学长送伞,还给他泡面,里面放了火腿肠、榨菜,还有大蒜。学长提到院长湿透的鞋子和裤腿时,院长眼中泛起了泪花。李佳霖学长说起了同学们就业时假期需要签字盖章的事儿,我们院王雪副书记总是随叫随到,亲自邮寄。这里,要和大家说,真的是这样,而且是自费。“对学生们有益的事儿,老师们都能做。”
临近结束,院长几度哽咽:“人传学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,我真的很欣慰,一是听到孩子们有什么说什么,问问题时如同回家倾诉一样,本来就该这样。学生的问题就是老师的问题,只要对学生有好处的事,老师没有什么是不能干的。这是我们的初心!二是毕业的孩子们一直惦记着这里,惦记着我们可能已经记不起的细节。如今又在各自的领域独当一面,心系母校,为你们点赞。”学院王雪副书记也鼓励大家:疫情之下,多运动,多锻炼,众志成城,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,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
疫情终会过去,美好的校园就在你我身边,不如多看看周围的美好与温暖。亲爱的同学们,若是疫情期间偶尔还会感到emo,就来找院长、雪书记唠唠嗑吧!
“馒头、微笑、温暖、运动、旅行、求职……这里是家,可以倾诉,可以分享,可以追忆,可以展望”,冯雪冬院长活动结束后在朋友圈感慨道。